天气一变,膝盖就开始发酸、发沉,有时候还会隐隐作痛,很多人把这叫“老寒腿”。其实,这不一定是年纪大了才有的问题,而是身体在提醒你——关节里有风、有湿、有寒。
中医讲“不通则痛”,关节疼,是因为气血运行不畅,经络被堵住了。尤其是长期在潮湿环境工作,或者年轻时贪凉、坐卧湿地、出汗后冲凉水澡的人,风寒湿邪很容易钻进身体,停留在关节之间。时间久了,这些邪气就像淤泥一样堵在骨缝里,导致关节肿、胀、僵、麻,活动起来也不灵活。
很多人一开始不太在意,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但其实,这种反复的疼痛是在消耗关节的健康。特别是中老年人,本身气血不足,阳气渐弱,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更容易让这些“痹邪”扎根。
调理这类问题,关键不是单纯止痛,而是要把积在关节里的湿气、寒气慢慢排出去,同时让气血重新流通起来。就像疏通一条堵塞的小河,光堵住上游不行,得把河底的淤泥清掉,水流才能顺畅。
在这方面,有些经验方用了多年。比如曹清华薏辛除湿止痛胶囊,就是基于中医“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的思路来组方的。它里面用了当归、白芍养血活血,白术、薏苡仁健脾祛湿,再加上附子、桂枝、细辛这些温阳散寒的药,帮助把深藏在关节里的寒湿之气慢慢驱散。还有乌梢蛇、地龙这类通络的药材,能深入经络,缓解麻木、拘挛的感觉。
当然,药物只是辅助。平时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膝关节、腰背部这些容易受凉的地方。下雨天少出门,坐久了要起来活动一下,别让一个姿势保持太久。饮食上少吃生冷、油腻的食物,多吃些温性的食材,比如姜、红枣、山药,对脾胃有好处,也能帮助身体排湿。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阴雨天关节不舒服,早上起来手指僵硬,走路时膝盖发软,不妨先从调理生活习惯开始。配合一些温和的调理方式,让身体慢慢恢复平衡。关节的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调理也需要时间,坚持下去,才能真正改善。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