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健康网| 新闻|快讯|医讯|资讯|头条|科技|旅游|经济|娱乐|投资|文化|书画|

网站地图|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健康新闻 行业资讯 饮食健康 急救指南 安全预防 中医养生 健身知识 育儿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全城开跑 无人驾驶未来已来?

时间:2024-05-28 16:31:40      来源:中青网     阅读量:6134   

自动驾驶乃至无人驾驶正在走向“全城开跑”。5月15日,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工作办公室发布政策先行区自动驾驶车辆测试道路及测试区域通告,明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往返北京南站自动驾驶测试范围,确立了双向行驶距离依次为32公里、58.6公里的两条自动驾驶测试道路。此前的5月6日,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张英表示,上海已有1002条自动驾驶车辆测试道路,测试里程达到2000公里。下一步,上海还要加强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浦东、临港、奉贤、嘉定4个区的测试道路进一步连点成片,让场景更加丰富。更早的5月1日,杭州市放开了全市八城区和桐庐城区共计3474平方公里,作为智能网联车辆测试应用区域。与此同时,深圳、武汉等地也在通过多种举措,推动自动驾驶加速连点成片、“全城开跑”。

“全城开跑”抢占制高点

近年来,自动驾驶出租车测试区域不断扩大,正在成为国内一些城市新的风景线。“各地自动驾驶示范区正在由点及面,从示范区向城市全域逐渐延伸,展现了自动驾驶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和独特魅力。”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助理戴一凡向记者表示,这既是多方面条件逐步成熟的结果,也是社会公众接受度不断提升的一个显著标志。

确如其言,多地正在加速推进自动驾驶“全城开跑”。比如,北京经开区自动驾驶示范区进入3.0阶段,逐步向“五站两场”等重点场景延伸,其中包括北京南站、丰台站、北京朝阳站、清河站、城市副中心站5个重点铁路枢纽客站及大兴国际机场、首都国际机场。在北京南站线路开放之前,北京大兴机场已开放常态化自动驾驶接驳。据介绍,计划到今年6月,该示范区将由目前的160平方公里扩至600平方公里,其中440平方公里位于通州、顺义。据称,下一步,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还将向北京市更大区域拓展,计划覆盖通州、顺义、大兴,以及昌平、朝阳、海淀、石景山、门头沟、丰台等部分区域。

与北京相似,上海市通过高级别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扩域,实现了金桥与临港新片区自动驾驶测试道路的互联互通,覆盖高速公路等测试场景。根据《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实施细则》,上海聚焦智能出租、智能物流、智能公交等场景,鼓励传统出租企业参与创新,通过运营经验赋能及模式探索,加快打造智能出行服务生态。截至目前,上海累计测试里程约2290万公里,测试总时长约122万小时,企业参与度、测试道路里程数和场景丰富度位居全国城市前列。

杭州的力度更大。5月1日,《杭州市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促进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称,自当天起,杭州率先将全市八城区和桐庐县城区共计3474平方公里作为智能网联车辆测试应用区域,服务人口数量超过1000万。

5月7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正式发布《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第六批开放道路目录》,此次开放道路总计43条,里程合计约106.01公里。“目前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开放总里程已经达到944公里,其中包括高速快速道路67公里。”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武汉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累计单向里程已突破3378.73公里,辐射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

“与国外相比,国内的自动驾驶示范不断提速,持续扩容,正处于商业化的前夜。”在北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曾文翔看来,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走向“全城开跑”,体现了高级别自动驾驶产业本身的蓬勃生命力和内在活力,具有极不平凡的意义。

无人驾驶车逐渐成为居民日常出行工具

在长沙,居民李贤良多次乘坐了自动驾驶出租车,如今叫一辆自动驾驶出租车出行已经成为寻常事情。“虽然有安全员,但我多次乘坐自动驾驶出租车,还从未遇到安全员接管车辆的情况。”他说,“在长沙的湘江新区梅溪湖、洋湖、大王山等区域,都能轻松叫到自动驾驶出租车,并且体验良好。车辆能很好地识别各种道路标志,并且能及时准确地处理各种状况,令人心里很踏实。”

与李贤良不同,武汉的消费者体验到的是真正的无人驾驶车。“刚才下班回家,体验了一把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武汉经开区工作的姜晓海告诉记者,通过手机App下单叫车很方便,3分钟左右就来了一辆,这辆车上没有驾驶员和安全员,是真正的无人驾驶车辆。上车后,车辆会自动打开空调,车上主驾位置大屏的电子导航地图也已经按照乘客所预定的目的地自动选择了最佳行驶路线。一路行驶中,包括起步和刹车都非常平稳,无论是遇到红灯,还是在路口转弯,无人驾驶出租车都能很好地完成一系列动作,像极了一名老司机。

也许有人会问,乘客在乘车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办?姜晓海告诉记者,在副驾前方的屏幕上,有客服热线一键联系触摸式按钮,一旦按下,会立即接通客服。除了客服解答,也有专业的服务人员根据需要及时赶到现场协助乘客处理问题。“所以,乘坐无人驾驶出租车感觉既安全又舒适。”她说,除了无人驾驶出租车,武汉的部分路段也有无人驾驶公交中巴车,这些车辆即使是在上下班高峰期间的城市道路上也能行驶得游刃有余,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安全记录,很多市民体验后反映良好。

广州南沙区居民宋昕对自动驾驶出租车也很满意,他认为不仅车辆运行安全,收费也很合理。“自动驾驶出租车收费标准与当地出租车一致。”他说。

“与国外的自动驾驶出租车相比,乘坐体验更好。”在上海工作的“海归”杨洋表示,国外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在距离红绿灯很远的时候就开始减速,但刹车总有顿挫感,而上海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是在接近红绿灯时才开始刹车,几乎感觉不到刹车,“感觉很神奇”。他说,上海的自动驾驶出租车灵活性也更好,如果前方车辆速度缓慢,自动驾驶出租车会像老司机一样“观察”好超车道,平稳提速超车。“只要前方无车,车辆会一直保持在最高限速内平稳行驶。而且,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应变能力很强,如果遇到同向行驶的车辆突然变道、超车,它的反应相当迅速,不仅会及时减速刹车,还会迅速避开变道车辆,确保安全。”杨洋说。

记者近日在深圳体验自动驾驶出租车时,就遭遇了一次“险情”。在一个路口的第二条左转线上,自动驾驶出租车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左转之际,左侧突然出现一辆私家车急速向右侧转向。在以往,这种情况很可能会导致碰撞事故,但自动驾驶出租车反应很快,立即紧急刹车,成功避开私家车,待私家车过去后才起步左转。全程感觉十分“丝滑”,记者也对自动驾驶出租车的驾驶水平有了全新的认识。

5月20日出版的日本《西日本新闻》发表了一名日本乘客在中国体验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文章。“方便、便宜、舒适。”该乘客表示,前几天,他用打车软件预约了从某机场出发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车辆在指定时间到达上车地点。车内显示屏实时显示周边车辆和行人状况,驾驶座上坐着安全员。大约40分钟的路程中,无论减速、加速还是车道变更都很顺畅,乘坐舒适度也不差。他说,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或许会变得司空见惯。

推动自动驾驶加速商业化 创造更多商业模式和机会

作为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初期最大的应用场景,无人驾驶出租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建设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个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开放测试示范道路22000多公里。

“全城开跑”热潮涌动之下,将对无人驾驶产业带来哪些影响?“这将推动自动驾驶产业加速商业化进程。”戴一凡认为,自动驾驶示范区向城市全域拓展,既能使自动驾驶商业化提速,也能引领汽车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并重塑产业生态。一方面,自动驾驶特别是高级别自动驾驶作为智能化和“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将对汽车产业变革带来颠覆性变化,使汽车从机械式交通工具加速向智能化终端及人类生活“第三空间”转变,以全面智能化、信息化使人们的出行生活更加安全、舒适、便捷。另一方面,随着自动驾驶的逐步推广,庞大的用户群体、多种多样的使用场景,也将衍生出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大数据,从而影响汽车产业链的重塑、商业化变现方式的转变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其中,数据不仅会为车载智能化功能的优化提供翔实可靠的依据,也会对汽车的设计、制造、销售、使用、售后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带来颠覆性变化,并有望拉动或诞生相关的细分领域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如汽车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维护、性能检测、服务、备件、回收与再利用、金融、信用等。在产业链重塑过程中,自动驾驶将是核心和枢纽,发挥重要作用。

“汽车产业变革中的重要变革点是技术变革,自动驾驶的发展将推动汽车技术变革,加速汽车从传统交通工具向‘新物种’转变。”曾文翔表示,从技术方面看,智能化作为汽车产业变革的“下半场”,依然与电动化的演进密不可分,两者存在互相促进、互相支持的关系。汽车电动化主要是电池、电机和电控,而智能化不限于自动驾驶,也能帮助解决车辆控制等核心问题。其背后是将车身机械语言和自动驾驶等电子信息语言统一起来,实现车与人、车与网、车与云的互联,由算力、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云等要素重构自动驾驶汽车的核心价值,从而在各个环节上展现出几乎是前所未有的商业机会。同时,高级别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技术上必然是高度发达,不仅能带来更加安全的个人乘车体验,广泛推广的话,还将大幅提升全社会的交通安全水平,降低交通事故和伤亡率。

“从自动驾驶到无人驾驶,其实是实现汽车‘新四化’的重要一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EDP讲席讲授薛旭表示,自动驾驶产业将带来多方面颠覆性的变化。目前的产业发展状况下提到较多的是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而只有达到高级别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才谈得上共享化。因为一旦进入无人驾驶时代,私人购车、驾照都已经没有必要,因为使用手机或相应的智能终端叫车非常方便。届时,无需购买车辆,而是按需使用、随用随叫、随用随还。这种“轻拥有、重使用”的新型用车方式和社会文化将显著提高交通工具的利用率,使得兼顾百姓用车需求和节约型汽车社会成为可能。因此,自动驾驶将引领汽车产业生态及商业模式的全面升级与重塑。

从经济方面看,薛旭认为,自动驾驶有可能是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进入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媒介。目前,自动驾驶广阔的商业化前景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投资机构、互联网巨头等纷纷与车企、科研机构、科技创新企业展开合作,试图进军自动驾驶产业和市场,并有望带动能源、机械、交通、电子、信息、互联网、通讯、环保、城市等众多领域的融合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制高点。

“自动驾驶产业不断发展,还有利于解决城市及环境问题。”长三角研究院新能源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梁筱磊表示,高级别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可以有效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其中,自动驾驶汽车的车路云网一体化方案,需要配套设立智能交通基础设施,也会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融合,应用于整个智慧交通管理体系,全方位发挥作用,达成实时、准确、高效、先进的运输系统。“在自动驾驶及无人驾驶条件下,随着交通效率的提升,能够有效减少污染物徘放,有利于环境保护。研究表明,使用自动驾驶汽车提升了通行效率,缓解了交通拥堵,不仅节省能源,还能减少多种污染物的排放,有效提升了城市空气质量。”梁筱磊说。

安全始终是最大障碍 相关标准亟待完善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即将到来,但还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薛旭认为,自动驾驶的成熟度和可靠性是决定其大规模商业化及盈利的关键因素之一。尽管很多城市都在推动自动驾驶示范走向全城,但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和安全风险,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任何技术想要商业化,都需要认真研究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创新。”他说,客观而言,无人驾驶既不像有些人所称的永远不可能实现那样悲观,但技术演进的过程也并不轻松,只有正视技术本身的复杂性,去破解现实难题,才能推进“全城开跑”的进程。

“安全始终是自动驾驶发展中最大的难点。”曾文翔谈到,从特斯拉到Cruise公司,都遭受过因自动驾驶系统安全带来的打击。在美国,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曾将白色货车误认为天空而引起撞击导致驾驶员死亡,Cruise也因为在自动驾驶路测中撞伤行人被吊销路测许可。因此,高级别自动驾驶如果没有高标准的安全作为支持,很难大规模商业化推广。“技术上的难题迫切需要解决。”他说,如在感知技术上,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准确地感知和“看懂”周围环境,包括道路、交通标志、行人、车辆等。尤其是在复杂的城市环境和各种天气条件下,准确地感知周围环境对于安全驾驶至关重要;在决策与规划技术上,自动驾驶系统需要能够根据感知到的环境信息做出准确、智能的决策和规划行驶路径。只有把这些相关的技术问题逐一化解,自动驾驶“全城开跑”才能跑得又好又快。

在自动驾驶商业化推进的过程中,行业对法规标准的完善呼声也日益高涨。“自动驾驶的法规标准体系亟待完善。”梁筱磊表示,自动驾驶法规标准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责任归属、车辆保险、道路交通法规和标准、监管合规等。如在数据安全方面,自动驾驶汽车需要配备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来感知周边环境,但其间收集到的车辆数据量大面广,不仅包括车辆地理位置、车内及车外环境等基础数据,还可能包含驾乘人员的面部表情、动作、目光、声音等隐私数据及个人信息。如果这些信息数据缺乏保护,可能导致个人隐私泄露和滥用等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他建议,在法规完善中增加针对无人驾驶车辆引发的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同时,也需要在责任认定基础上构建新的保险机制。他认为,现有的交强险已经无法适用于自动驾驶,因为其保障的是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而高级别自动驾驶及无人驾驶,需要对车内人员与车外人员都有所保障。

“既要着眼现实问题的解决,又要持续推进自动驾驶的发展。”戴一凡认为,高级别自动驾驶及无人驾驶大规模商业化的到来是必然趋势,当前依然要在政策法规、标准等方面进行完善,并持续推进技术演进,不断扩大城市自动驾驶示范范围,努力推动自动驾驶示范向更高水平、更大范围的应用前行。“‘全城开跑’的起点是自动驾驶,过程是通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推动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终点是‘第三空间’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体验。”戴一凡认为。本报记者 赵建国《中国汽车报》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热点聚焦
最新阅读
热门排行

本站内容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予以删除。联系邮箱:bgm1231@sina.com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动态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华健康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73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