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健康网| 新闻|快讯|医讯|资讯|头条|科技|旅游|经济|娱乐|投资|文化|书画|

网站地图|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健康新闻 行业资讯 饮食健康 急救指南 安全预防 中医养生 健身知识 育儿
当前位置:首页 > 快讯 >

建设全球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广州谋划面向2035蓝图

时间:2024-04-10 16:01:52      来源:广州日报大洋网     阅读量:19243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2024年4月9日,由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的“《广州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下称《规划》)全国专家研讨会”在广州市成功召开,共同商讨超大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之路。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统筹城市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专项规划。广州已经成功实施了两轮综合交通规划,为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00年前,第一轮综合交通规划主要针对中心区交通拥堵问题,提出“内环路+七条放射线”的道路格局。2000年后第二轮综合交通规划通过构筑双快交通体系,支撑城市“南拓、北优、东进、西联”战略,拉开了城市空间格局。

本次开展的第三轮综合交通规划,正值广州交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拐点,“高品质服务”成为主题词。

研讨会现场

构筑绿色人本城市交通系统

到2035年,打造全球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广州综合交通枢纽能级,高水平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国际航运枢纽和国际铁路枢纽,全面强化国家中心城市门户枢纽功能。建成“12312”出行交通圈,即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2小时通达,与国内及东南亚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左右通达。实现“123”快货物流圈,即国内1天送达,东南亚主要城市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至2035年,构筑绿色人本城市交通系统,建设“轨道上的广州”,形成以绿色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式,打造优质公交系统和道路空间,构建步行友好城市,满足市民多元化出行需求,构建高效流动的空间支撑系统,助力广州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实现“3060”时空目标,即中心城区至南沙新区、东部中心、综合新城30分钟互达,市域至大湾区城市60分钟互达。中心城区45分钟通勤时间内居民占比超过90%,晚高峰道路车速≥25公里/小时。

提升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能级

向空而强,谋划广州货运机场,提高城市航空体系韧性,并与白云国际机场、珠三角枢纽机场、通用机场构建城市多机场体系,形成高效通达全球的“12小时航空交通圈”。

向海而兴,做强广州港,加快港口、航道设施建设,积极完善海铁联运体系,建设无水港,进一步扩大港口腹地。

高铁聚能,谋划十大对外高铁通道,强化广州与国内重要城市群、周边城市的联系。提升南沙站、新塘站等枢纽能级,构建与空间结构协同的“一心五向”铁路枢纽群,实现多点布局、多站到发、就近乘车。

促进交通与国土空间深度融合

支撑“三核四极”高效互联。建设轨道都市,形成“城市轨道快线A、城市轨道快线B、城市轨道普线”三层网络,快线承担“三核四极”间高、快速联系功能;普线承担 “三核四极”内部联系及连绵发展地区走廊加密等功能。“核”“极”之间至少2条快速通道连接,提升道路容量。实现“三核”之间、中心城区至外围“四极”间30分钟互达。

推动交通与“三生”空间融合。生态保护为先,通过优化路线方案、敷设形式,减少交通设施与三线矛盾;推动空间集约利用,规划建设多条复合走廊。推进广州站、广州东站等枢纽站城一体开发,推动客流低效站点提质增效;通过优化职住空间,实现通勤时间可控;充分利用建筑退缩强化道路红线内外融合,提升街道品质,营造功能复合、舒适便捷的生活空间。规划“5+10+N”物流枢纽布局,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形成空港型、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枢纽发展集聚区,构建 “两轴+一环”的货运走廊,实现“交通+物流+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交通系统协调快速发展

明确以绿色交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优化道路红线内空间资源配置,提升慢行空间品质,在城市中心生活性道路上实现车行与慢行空间比例达到1:1。优先保障步行、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等方式的路权和环境,打造优质道路空间和公交服务体系,满足市民多元化出行需求。至2035年,实现市域绿色交通出行比例不低于75%。

打造全天候、安全、舒适、连续的高品质换乘环境。强化综合枢纽的零换乘、一体化功能,整合市政道路、骑楼、绿道等交通空间,改进连廊设置、道路铺装、信息指引,降低交通方式转换间的摩擦系数。

依托新技术提高交通效率。建设更智慧的交通大脑,支撑城市精细治理。积极发展自动驾驶,提升道路系统通行能力,构建“地铁+智慧”地下物流系统,预留地下物流运输通道,推进地下交通与邮政快递业资源共享,拓展交通新空间。“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推动建设应急运输道路和配套设施,建立韧性交通网络系统。

从城市视角到湾区视角

从城市视角到湾区视角。城市发展已经告别了单打独斗的年代,交通联系早已打破行政边界,对外交通是本轮规划的重点。《规划》从国际、湾区等视角锚定“构建全球重要综合交通枢纽”,高标准建设国际航空枢纽、航运枢纽和铁路枢纽,打造海陆空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大通道;通过构建多模式、多层级湾区城际网络,进一步织密全球超级湾区互通网络,实现市域至大湾区城市“1小时”互达。

从静态蓝图式规划到动态持续优化。本轮规划不仅勾绘出未来发展蓝图,也结合过去十年规划实施情况和近期发展重点,梳理出三年全力推进及谋划面向“十五五”项目共147项,力求通过定期监测、评估和反馈机制,形成动态持续优化的规划新模式。

从关注设施效率到追求对“人”的服务品质。人口素质的增长带来需求层次的提升,交通要满足多样化出行需求,真正留得住人才。本轮规划重点在提升交通服务品质上下功夫,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高效便捷、绿色公平、安全韧性”多维度评估指标体系,指导各类交通方式合理发展和空间保障。通过对通勤总耗时、绿色出行比例、慢行空间占比、换乘服务水平、道路交通事故率等多项指标的控制,推动公交优先战略向全龄友好的绿色发展方向再升级,实现交通高质量发展。

探索数字化手段,实现交通空间全流程管控。积极探索交通规划数字化转型,充分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融合交通与国土空间等13类数据资源,构建省域、广佛莞都市圈、市域三层级交通规划决策支持系统与可视化前台,提升交通事件响应和分析决策能力。深入研究交通与空间的协同规律,以可达性作为交通与空间协同重要指标,对交通空间协同进行数字化监测反馈和全流程管控。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热点聚焦
最新阅读
热门排行

本站内容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予以删除。联系邮箱:bgm1231@sina.com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动态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华健康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73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