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过半,演唱会依旧火热,一票难求仍是当前演艺市场的主基调。
以北京为例,根据大麦网信息,除一些纪念音乐会外,目前已开票的薛之谦、许巍、于文文等明星演唱会全部显示售罄。此外,据媒体报道,7月10日晚开票的林俊杰广州演唱会,猫眼平台热度突破300万,大麦想看指数超过100万。
与以往热门歌手演唱会门票开票即售罄的情况类似,林俊杰广州演唱会也是这种情况。在微博上,大批网友分享自己卡在支付页面,而刷新之后已无余票的信息。同时,也有一些网友在微博加价出票。最令人感到戏剧化的是,当歌迷刚在朋友圈吐槽门票“秒空”,立刻就有“黄牛”发圈表示,林俊杰演唱会尚有余票,欢迎预定。
这不禁让人疑惑:票,都去哪儿了?
关于演唱会门票售卖比例,目前传播最多的一个版本是,原文化部曾下发过一则通知,要求演出门票公开销售比例不得低于公安部门核准观众数量的70%。按照该通知的精神,七成门票必须面向市场,剩下三成门票则不作要求。若以体育赛事办赛的经验看,去向不明的门票既流向了赞助商,合作平台及企业,也流向了办赛审批过程中的相关各方。
而“黄牛票”究竟从哪儿来的,堪称未解之谜。有人说,是主办方、售票平台与“黄牛”勾结;有人说,是“黄牛”通过专业技术手段大量抢票;也有人说,是那不对外的三成门票在“黄牛”手里……总之,谁也不清楚“黄牛”的票从何而来,但他们就是可以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宣称自己有票。
演唱会门票成了糊涂账,对于绝大多数抢不到票的人来说,除了在社交媒体吐槽、收票,似乎再无他法。这也导致演唱会购票形成了两个市场——一个公开售票的票务市场,一个以高出票面价格数百元、甚至数倍的“黄牛”市场。与新冠疫情前相比,今年的演艺市场有一个特点:大量的非职业“黄牛”加入其中,很多人抢票,并非为了自己看,而是想在抢到票后加价卖给“真爱粉”,这便又加剧了演唱会门票的供需紧张。
一些演出组织机构为了防止“黄牛”炒票,也想了办法。比如,加场,通过提高供给量的方式缓解供需矛盾。再比如,要求“强实名”,购票观众进场时需要核验身份证及进行人脸识别。林俊杰广州演唱会更是想出了答题购票的方式,只有答对了与歌手相关的题目,才能获得购票资格。这种方式自然是为了筛选出真粉丝,但也引来一些争议。不过,答题购票的模式只在“JJ20”这一专门更新林俊杰资讯的小众App中推行,其他主流购票平台的规则并未改变。除了极少数的几个明星,其他人很少会拥有自己的专属App。
在目前可供选择的几种方案中,强实名最受推崇,因为它至少能够在形式和实质上做到公平,堵上“黄牛”先搞票再倒票的漏洞。按理说,如果真有听众临时有事无法到场,主办方开启退票通道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也符合市场规则。问题在于,今年好几波明星演唱会有关“退票”的标签登上了微博热搜,这类舆情会给强实名的推广造成压力。
究竟是“黄牛”倒票,把票“砸”手里了刻意引发舆情,还是歌迷“临时有事”的情况真的比较常见?从市场反应看,强实名之所以为一些“黄牛”吐槽,为很多歌迷推崇,说明它是市场的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相对公平。下一步,或许是尽量完善规则,保障普通听众的权益。比如说,参照飞机退票规则,科学设置门票的退票扣除比例;试行门票改签、候补规则,很多明星演唱会不是只在一地举办,也不是只举办一天,若能允许临时改签,也不失为一种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手段。
演唱会一票难求的背后,不能忽视大量歌迷被假“黄牛”诈骗财物的案例。虽然媒体报道公安机关打击抓获假“黄牛”的案件已经很多,但还有一些案件面临立案难的问题。若打击不更加有力,则是对诈骗的纵容。
一张门票,是很多歌迷的心愿,也是许多“黄牛”的商机。一个健康的市场生态,是把资源配置到最需要它的人手中,而配置过程多了一道中间商赚差价的阻碍,任由观演成本被极大拔高,最终伤害的一定是整个市场的活力以及消费者对市场的信心。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